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教师发展中心于2025年3月27日在图文信息楼1楼蓝图咖啡厅成功举办了第四次教师午间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DeepSeek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活动邀请同济大学黄世泽教授为主讲人。活动一经发布,就得到各学院老师们的热情响应,与会名额一抢而空。
本次沙龙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展现DeepSeek在知识问答、代码生成及教学设计的实际效能。讲座聚焦教育场景,探讨如何通过提示词工程、知识库对接等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备课与自适应测评,结合AI助教开发案例揭示大模型赋能教育创新的路径,同时剖析技术应用中需关注的伦理边界与实践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从理论认知到教学落地的全景视角。黄教授采取“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模式,系统性地向教师们展示了如何高效利用DeepSeek进行大纲设计、教案设计、教学资源生成、PPT制作、作业批改、代码查重、成绩分析等工作。
在理论讲解环节,黄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他指出,算法、算力、数据是深度学习的三要素。通过算法改进和优化,DeepSeek显著降低了推理模型的成本,同时实现了对多种硬件平台的支持,操作过程也极为简便。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黄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70年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分享解读了若干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特点,解读了“算力”“数据”和“模型”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技术层面分析了deepseek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接私有语料库做本地化部署,同具体业务的深度耦合能够实现对各行各业的深度赋能。
在实操演示环节,黄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DeepSeek在课程大纲设计、教案设计、课程思政挖掘、教学资源生成、作业批改等多个场景中的应用。例如,在教案撰写方面,DeepSeek能够根据教师输入的课程主题、教学目标等关键信息,迅速生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教案框架。在作业批改方面,DeepSeek不仅能基于现有的练习题库快速生成新作业练习题,还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高效批改和数据分析。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黄教授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根据教师的专业及研究背景提供了个性化的建议。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DeepSeek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DeepSeek的技术优势和教学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的热情。本次“DeepSeek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