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副校长冯晓在图文楼108会议室召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启动会议。教育部于 2025年发布758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其中职业本科专业64项,明确要求职业本科实践教学占比≥60%,公共基础课占比≥25%。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在 2024 版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启动 2025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旨在强化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级教学单位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副主任)、教学秘书,以及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刘玉平主持会议。

以下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要点: (一)此次修订对标国家标准,重点压缩公共基础课学时,强化专业课实践教学。主要针对本校24个四年制职业本科专业(含待教育部审批的2个新专业)。为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提供纲领性指导。 (二)课程体系调整方面,对于公共基础课,占比控制在 25%-30%(原35%),保留思政、劳动教育等刚性课程,压缩非必要基础课学时。专业课实践学时占比≥60%,新增AI在各个专业中的运用,强化核心课程建设,增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取消“毕业实习”概念,认知实习不少于两周,岗位实习以月为计算单位(可跨学期安排)。将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创作),可采取多样化方式,包括调研报告、产品研发、艺术设计等。

(三)优化学习质量保证体系(AOL),学习目标(LG)与专业部分的培养规格保持一致。聚焦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培养规格 - 学习目标 - 课程支撑”矩阵,明确课程对培养规格的支撑强度,建立 PDCA 循环改进机制。 (四)保障设施上,师资结构需体现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数量,生师比例,兼职教师名单需与实际承担教学任务数据一致,本专业所有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所承担的本专业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 (五)对于教学资源配置的要求,校内实验室需明确名称、位置及容纳人数,确保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专业至少2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标注接收学生规模。整合省部级教学资源库,强化 AI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六)专业教学进程表需增加“限定选修与任意课程”板块,着重关注各专业考核方式的设置。 (七)相关时间节点如下,2025年3月31日,各专业完成培养方案的修订(文字稿与教学计划进程表),教学副院长审核同意后,教学副院长统一发教务处;2025年4月30日前,教务处与各专业进行沟通(另行安排),修改定稿;2025年6月30日前,印制《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年版)》;2025年9月30日前,根据《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年版)》完成所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 |